close

1*J_PsC7kMadUsAUoAswfkfA.jpg

(布希總統與參謀首長聯席會主席鮑威爾將軍)

 

 

 

1990年秋天,正當聯軍於沙烏地阿拉伯集結大軍的同時,另一種穿西裝戰士-外交官們也在進行口頭書面上的戰爭,希望能藉由政治和外交上的努力,將海珊逐出科威特。1990年8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比0零票通過譴責伊拉克的入侵行為,並要求伊拉克立刻無條件從科威特撤軍。安理會也支持美國進行海上和空中的封鎖,並對伊拉克進行出口禁運。

 

 

 

禁運實施以後,這項行動是為了反制伊拉克拘留當時科威特境內的外國人,作為人質的行為,最終這項外交行動迫使海珊在12月6日釋放他拘留於伊拉克和科威特的3000名美國人,以及1500名其他各國的人質。但是聯合國決議並未交代如果伊拉克繼續佔領科威特,之後應該如何處理。在8月決議案後的幾個月之間,聯合國又通過了11項決議,對伊拉克增加壓力。然而,沒有一個決議案特別授權對伊拉克使用武力,因此那個期間沒有任何措施能迫使頑固的海珊屈服。所以相反地,伊拉克軍繼續心安理得地進行科威特的佔領行為。

 

 

在美軍持續部署行動的同時,布希總統曾休假三個星期,前往緬因州的肯尼邦克港(Kenneubunker port)的布希家族避暑大宅(Bush Compound)進行休假。新聞界批評他在美軍部隊開往戰區部署的時候,身為最高總指揮竟然還在進行休假,但布希的假期是經過刻意策劃安排的。他記得在1979年11月~1981年1月,伊朗政變期間,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囚禁為人質事件期間,卡特總統曾多次插手美軍的救援計畫籌備,因此造成嚴重的時程延誤,計畫為了政治目的而反覆變更,最終造成救援的鷹爪行動以失敗收場。布希認為卡特的政治干預行為是項嚴重的錯誤,因此他決定讓五角大廈和美國四軍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自己只做總統該做的事情,而且他也不想因此被海珊的步調牽著走,因此刻意安排休假,宣示自己不干預軍方的專業領域,也不被伊拉克的行為所影響。

 

 

 

然而無論如何,當布希正在家族大宅休假時,他的幕僚仍然不停地向他報告部屬的詳細情形。他也維持著美國對伊拉克的外交壓力,並向各國領袖打了62通電話,繼續為他的計畫尋求國際支持。國務卿貝克雖然人在懷俄明州的農場度假,也還是投入電話外交之中,逐漸地當時白宮高層以「繼續在電話上工作」而為人所知。布希和貝克要求完全仰賴波斯灣石油進口的日本、德國、以及其他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家,進行對土耳其、約旦、埃及等受到對伊拉克禁運影響的國家進行經濟支援。在整個秋天,布希政府持續不斷地和全球各地的政治領袖進行外交溝通。

 

美國和聯合國有幾個選項,(1)他們可以等待切斷伊拉克90%的進出口制裁發揮效果,迫使海珊屈服於經濟壓力,但專家們對這項措施發揮的時間意見分歧,從6個月到不可能有效果的評估都有。或是(2)選擇妥協,讓伊拉克確定保有科威特的一部分領土作為交換條件,但這個選項無法讓伊拉克失去核子和生化作戰的能力。

 

 

 

雖然布希從未認為經濟制裁會發揮效果,但他極力避免被貼上戰爭販子的標籤。隨著制裁付諸實行,布希曾要求聯軍總指揮-史瓦茲柯夫將軍計畫發動攻勢,但史瓦茲柯夫和他的參謀已經人在戰區,而且忙於集結兵力保衛沙烏地阿拉伯。在這個時候,史瓦茲柯夫也無從確定他到底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將海珊逐出伊拉克。

 

 

 

當美國和其他國家在沙烏地阿拉伯集結大軍的同時,海珊也在科威特採取一樣的行動。時至十月底,美軍在此一地區已經擁有21萬兵力,讓聯軍總數達到27萬5千人。在此同時,海珊以10萬兵力征服科威特之後,已經把3個共和衛隊詩和2個機械化步兵師撤回巴斯拉附近,但是到了盛秋時,他已經將科威特境內和鄰近地區的兵力增加到43萬(有些估計伊拉克軍有12個裝甲師和31個輕裝步兵師,共54萬5千人)。顯然聯軍還必須增加兵力,才能對這樣的敵軍兵力展開攻勢。

 

 

 

湯姆‧唐諾利在1992年3月2日的《陸軍時報》上寫道:「他開始明明白白地計畫一次進攻戰役,集合起一小群中央司令部的幕僚人員來考慮選擇方案,但計畫一開始,白宮就拋來首要問題,到底需要多大和多強的兵力,才能進行攻勢行動?打從一開始,史瓦茲柯夫就告訴布希和他的幕僚顧問,防衛沙烏地阿拉伯的部署行動將會花上長達4個月的時間,任何進攻行動都還需要額外的重裝甲兵力支援,或許需要多達另外一個軍的規模。他估計要花6~8個月的時間來部署額外的兵力。之後當防衛的部署已經在10月超前進度兩個月完成後,白宮就希望知道他能多快發動攻擊。當時,有許多電視上的專家,都說以一個軍就發動攻勢並成功完成戰略目標。」

 

 

 

「部分戰區的低階資深指揮官,普遍認為他們應該以現時手上的兵力計畫發動攻勢,他們已經有相當的防衛兵力就位,而海珊也顯然已經在科威特採取守勢,讓他的部對開始構築陣地,掘壕固守。第24機械化步兵師的師長,巴瑞‧麥卡費瑞就告訴他的參謀,擬定出攻入科威特的詳細計畫。他曾有個計畫,他想動用101空中突擊師和第1騎兵師,在共和衛隊動身前就將他們收拾掉,但麥卡費瑞的計畫純粹是紙上談兵,白宮想出的計畫是另一回事。史瓦茲柯夫對這些事情無能為力,所以他非常地不開心。」

 

 

 

當然,史瓦茲柯夫無法離開戰區,前往華府為他的意見辯護,所以他在10月9日派出他的參謀長羅伯特‧強森中將(Robert Johnson)回到華府幫他傳達自己的計畫。強森在五角大廈向錢尼,鲍威爾,四軍的軍種首長,參謀首長聯席會的作戰主任提出初步的報告。據某些出席者所言,強森對這次會議感到不安,在詳述計畫的同時,他強調這並非最後定案。還有在海珊已於科威特和伊拉克西部,南部集結大軍之下,要成功發動將海珊趕出科威特的攻勢,還需要更多美軍部隊參與才行。

 

 

 

雖然美國在沙烏地阿拉伯已經有兩個重裝師,加上一個裝甲騎兵團,以及兩個輕裝步兵師(101師,82師),但目前這些兵力並不足以發動一次迅速,大膽,全力一擊與具有最終決定性的攻勢。目前的兵力只能攻入科威特,並試圖在伊拉克各師之間打出洞,但兵力不足,無法形成決定性的結果。

 

 

 

強森於次日前往白宮,向布希總統和他的顧問報告這個兵力的計畫,包括初步的空中作戰在內。空軍中將退役,當時任國家安全顧問的布蘭特‧史考特羅夫立刻就接受了空中計畫的部份,但對地面行動卻有些意見。強森的回答是,應該部署第二個軍在沙烏地阿拉伯,如此才能達到想要的成果。

 

 

 

強森的簡報是中央司令部的資深指揮官的集體努力後的成果,他們研究過每個可能的選項,包括在第18空降軍(101師,82師,24機械化步兵師)中加入重裝甲兵力去模擬推演,但最後的結論仍然是要達到包圍後夾攻,讓伊拉克軍徹底失去戰鬥能力,還是需要兩個軍才能發動這樣的作戰。第三軍團司令約翰‧約沙克中將說道:「每個人的結論都是,單靠一個軍無法達成決定性。使用克勞塞維茲的說法,我們要在達成決定性的殲滅之前累積足夠的兵力,我們或許可以達到剛好無法翻越山頭的程度,但我們不會輸掉,但我們也不會有決定性的殲滅成果。」

 

 

鲍威爾將軍在10月21日飛往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德,與史瓦茲柯夫會面。在史瓦茲柯夫親自簡報之後,鲍威爾立刻和他達成共識,考慮到伊拉克目前集結的兵力,以及他們在科威特構築的陣地,還有他們的裝甲實力,美國必須「往大處想」,戰局千萬不能進入持久戰,亦即一次就達到決定性的成果,一次就把伊拉克趕出科威特,並使他們大部分的兵力失去作用。

 

 

他們必須在11月初到1月之間,再增加20萬美軍部隊,這樣的增兵規模就使美國空軍,陸軍,和陸戰隊的兵力規模增加一倍,另外還需要三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史瓦茲柯夫告訴鲍威爾,他的「許願清單」包括了目前來自德國的第七軍。鲍威爾則建議再加上駐堪薩斯州的第一機械化步兵師,著名的「大紅一師」(the Big Red One, BRO),因為大紅一師曾在歐洲與第七軍多次聯合進行「重返德國演習」(Return Forces to Germany,該演習是模擬當華沙部隊入侵西德時,美國的本土部隊將如何迅速抵達德國投入作戰),大紅一師已經相當熟悉如何和第七軍一起快速進行兵力投入部署。史瓦茲柯夫樂於同意這個建議,兩人結論道,如果總統認為發動攻勢是必須,而且是認真的,那他就必須擁有第七軍。

 

 

 

回到美國本土,錢尼和鲍威爾於10月31日的萬聖節當天,向美軍總司令布希總統提出這項計畫。布希當場就表示同意,他也決定先不要將之公開,直到11月的國會改選後再公開。由於波斯灣的天氣在春季會變為刮強風,潮溼,寒冷的氣候,布希因而同意大規模決定性攻勢應該在冬季發動,當時計畫空中作戰戰役將在1月15展開,地面攻勢應該在2月開始。布希認為當海珊見到聯軍集結的強大兵力後,他終究會知道他們不是在虛張聲勢。

 

 

 

駐德國的司圖加特的美軍第七軍,從二次大戰結束後就一直位於前線上。隨著蘇聯的解體,以及美國裁減駐德兵力,第七軍當時很快就要裝箱打包回國了,亦即停止運作,但該軍當時接收了陸軍最新型的裝甲車輛,包括M1A1艾步蘭戰車,因此第七軍成為開往波斯灣部署的最佳選擇,這場戰爭成了他們的最後一場戰役。

 

 

 

布希總統於11月18日下令駐歐的第七軍,以及駐堪薩斯州里利堡的大紅一師,準備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進行部署。第七軍軍長法蘭克斯和駐歐美軍總司令聖特會面,由於當時裁軍政策已經將在歐洲展開,部分單位已接近被裁編到無法前往部署的程度,因此他們之後開了好幾次會,基於預期的作戰需求,他們希望能夠動身前往的是一支具有最現代化裝備的兵力。

 

 

 

因此經過幾番調度,最後組成並動身的是一支來自駐歐各地戰區的美軍部隊,而非僅僅是第七軍本身單位,所組成的混合兵力。他們最後決定派出的是第一裝甲師,師長為隆納德‧格里菲斯少將(Ronald Griffith),以及來自第五軍的第三裝甲師,師長為保羅‧方克少將(Paul Funnk)。他們也決定將第八機械化步兵師的幾個營調度給第三裝甲師指揮,並把第三機械化步兵師裡一個配備M2布萊德雷式步兵戰鬥車的步兵旅,配屬給第一裝甲師指揮,因為第一裝甲師當時仍有一個步兵旅仍在使用越戰時的M113裝甲運兵車。

 

 

 

當時第18空降軍以M1A1取代M1的計劃於11月2日開始,伏歐諾將軍要確定史瓦茲柯夫擁有新的裝備,他堅持要將超過1000輛最新型的M1A1送交部署,當時已部署的單位還沒有這最新型的艾布蘭式主力戰車。史瓦茲柯夫一開始有點抗拒,因為他希望避免讓換裝的部隊再學習使用新的裝備,但是新戰車大幅改善了M1最初期的各種問題和效率,以及強化了許多方面,官兵使用後都深具信心,而且新的M1A1有效射程是伊拉克軍最好的戰車T-72的兩倍遠。

 

 

 

這1000輛艾布蘭式戰車足以配備三個師,以及一個裝甲騎兵團,陸軍運送至前線的還包括600輛M2/M-3A2布萊德雷式步兵戰鬥車,足夠一個師和一個裝甲騎兵團使用,還有超過100輛的戰鬥推土機,足夠三個師和兩個裝甲騎兵團使用,以及超過1000輛的「重型擴張機動戰術卡車」,這是美軍當時最新最好用的後勤車輛,沒有它的話,第18空降軍和第7軍的地面迂迴作戰將無法實現。

 

 

 

到了11月21日,第七軍的各支部隊開始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部署。巧合的是,第一支陸軍的國民兵旅也在這時候現役徵招,雖然無關主要兵力的集結部署,這項行動主要是為了讓美國民眾留下強烈印象,強調美國政府開始動員,集結兵力的決心。

 

 

 

第7軍已經從歐洲調來了第二裝甲騎兵團,第一和第三裝甲師,以及來自第二裝甲師的一個前進部署旅。將全軍從德國各地的駐地運往出發的港口,需要465列火車,312艘平底貨船,以及119艘船隻。運往沙烏地阿拉伯需要578架運輸機,以及130艘船隻。第一批裝載重裝備和車輛的船隻於12月6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的朱拜爾和達曼港,第七軍的官兵最初都住在達蘭國際機場附近的一個住宅區裡。第三裝甲師最後的單位則在2月6日運抵,第七軍至此集結完成。

 

 

 

來自堪薩斯州的第一機械化步兵師在戰區集結完成後,也正式劃配到第七軍,雖然該師到11月底才開始部署行動,但在2月底已經完成集結並就位,準備好投入這場戰爭。隨著第七軍的到來,整個美軍軍團和陸戰隊在6個月期間,已經從美國本土和歐洲調派部署了一支相當於8個師的軍團,加上支援後勤部隊,大約有25萬官兵在沙烏地阿拉伯。在戰區內,美國陸軍,陸戰隊,空軍,一共有36萬5千人,還不包括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和潛艦兵力。

 

 

 

不過在11月期間,布希總統還沒辦法發動一次全面的空陸作戰,將伊拉克逐出科威特,並使大部分的伊拉克軍失去戰鬥能力。他仍然需要盟國領袖和美國國會的支持,他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聯合國,讓另一份授權使用武力的決議案得到通過,藉此使得國會難以反對他,國會的民主黨反戰派一向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但是隨著美國民間的反戰情緒開始升高,國會的反對力道也逐漸加溫。這些政客的反戰言論,對美國民眾的恐嚇效果,是比整個伊拉克加起來還具有殺傷力。民主黨參議員山姆‧努恩(Sam Nunn)對總統採取的動作深為憤怒,他召喚三軍委員會到華盛頓,對美國是否魯莽走向戰爭舉行聽證會。

 

 

 

在此同時,布希總統和國務卿貝克正在維持外交上的熱度,推動對伊拉克使用武力的聯合國決議案。布希急於在美國仍是安理會主席時,將這件事情付諸表決,因為俄羅斯的戈巴契夫是一大反對者。他對使用武力的決議案並不熱衷,但是在長時間討論後,貝克和俄羅斯外長謝瓦納茲暫時同意在決議案終使用「所有必須手段」一詞,其定義可以很廣泛,範圍可以包括外交,制裁,和武力。但謝瓦納茲仍然提醒貝克:「美國曉得所有必須手段是什麼意思,不要讓俄羅斯難堪,不要逼迫我們,不要走極端」。

 

 

 

1990年11月29日,安理會以12比2通過678號決議案,只有葉門和古巴反對,而中國投棄權票。這項決議案授權所有與科威特結盟的國家,如果伊拉克不在1991年1月15日前從科威特撤退,即可使用「所有必須手段」將伊拉克軍逐出科威特。

 

 

 

在發動沙漠風暴行動前,布希總統仍希望能得到國會的決議支持。在聯合國決議案通過後,白宮幕僚和錢尼持續努力幫助總統向國會進行遊說到最後一刻。民主黨皆表示反對參戰,紐約州參議員丹尼爾‧莫尼漢(Daniel Moynihan)譴責道:「似乎只要總統想參加的任何事情,無論代價為何,我們建立來進行冷戰的偉大三軍,都要任由他差遣自如。他會毀了我們的軍力,他會毀了我們的政府,還有他會弄砸讓集體安全系統發揮作用的機會,這真是令人傷心欲絕。」

 

 

 

在長達三天的辯論之後,國會終於在1月12日星期六授權總統參戰,並且准許使用『所有必須手段』,與聯合國678號決議案的用詞相同。這項決議案在參議院勉強通過,票數比例是53票贊成:46票反對,眾議院則是250票贊成:183反對。即使到了這麼晚的時候,布希仍然希望海珊最終會屈服於在決議命令,在1月15日過後的7天之內從科威特撤軍。

 

 

 

布希在國會表決之後告訴記者:「國會的態度非常清楚,提供了和平最後和最好的機會。」一名記者追問道,國會的表決是否代表戰爭已經是「無可避免」的。總統的回答是『不』。另一名記者追著問道:『您心中是否已經做好決定了?』布希的回答是:『我本人還沒有,因為我仍然希望這件事最後可以透過和平的途徑解決。』他又補充說:「如果伊拉克立刻開始在毫無交換條件,聯軍毫無讓步之下,直接了當地將大軍移出,是避免戰爭的最好與唯一途徑。不過我目前會說,目前要伊拉克依照聯合國決議的命令去撤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歐洲和阿拉伯國家的調停者仍然試圖找出外交解決的途徑,布希也並未放棄外交或許是可以避免戰爭的任何可能性。例如,他就曾試圖安排伊拉克外交部長塔里克‧阿濟茲(Tariq Aziz)前來華盛頓,以及讓國務卿貝克前往巴格達與海珊會面,但最後都沒有成功。美國想要傳達給海珊的訊息是「撤軍,否則美國將會確實執行聯合國決議案。」但華府與巴格達無法決定出一個接受的會面的日期。海珊建議在1月12日,但布希則以過晚給予否決。

 

 

 

 

布希提供海珊最後一次考慮的機會。他派遣國務卿貝克前往日內瓦和阿濟茲會面。兩人於1月9日,在日內瓦國際旅館一樓,簡樸的萬國議事廳裏開了6小時又27分鐘的會議。由於布希並不信任阿濟茲會將他真正想說的意思傳達給海珊本人,所以布希親手寫了一給海珊的親筆信函。當時由貝克轉交給阿濟茲,後者表示拒絕轉達這封信給海珊,因為信上的內容太過明確清楚,而且顯示毫不妥協的決心,海珊不會接受這種語調的東西的。阿濟茲在會議中花了很長的時間抱怨,但是沒有作出明確的承諾或是保證。他抱怨道:「如果蘇聯沒有崩潰的話,我們今天何須作如此動作?我們的地位還會和冷戰時期一樣受他們禮遇和需要,而要是蘇聯還沒崩潰,他們就會在安理會裡將任何不利於我們的決議都給否決掉。」。會議過後,貝克拿起電話打給布希報告:「我們沒有進展。」

 

 

有段有趣的插曲,可以顯示海珊為何這樣堅持不從科威特撤軍,以及他誤解了美國的決心和意圖,顯然他以為美國在沙烏地阿拉伯的軍事部署行動不過就是在展示力量而已,只是想嚇唬他來虛張聲勢。在1月9日的會議全程中,坐在阿濟茲右邊的是海珊的同父異母兄弟,巴爾贊‧提克里提(Brazan Tikriti),在這次馬拉松會議結束後,他打電話給海珊,說道:「美國人果真軟弱無能,他們果然不敢打仗。」

 

 

 

國務卿貝克在次日飛往利雅德,他向法赫德國王進行局勢簡報,接著請求讓聯軍從沙烏地阿拉伯的領土發動空中攻勢的准許命令,國王陛下當下就同意請求。

 

 

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部隊部署和支援單位,所牽涉到的後勤問題,事實上是非常驚人的。儘管有著「戰略運量」,亦即部署運輸量的限制,美國這次運送部隊和補給問題的行動,在距離和時間上都是史無前例的規模,海珊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完全小看美國的後勤能力。

 

 

 

在接待港口和機場外,沙烏地阿拉伯只有很少的永久性軍事設施。美軍所有的一切,都是必須在沙烏地的酷熱沙漠中,一切從無到有在浩瀚沙漠中建立起來。這樣極端嚴苛的環境,也挑戰了美國陸軍裝備的操作人員,以及後勤維修單位的各種創意,後者必須不斷地在需要投入實戰的情況下維護好所有裝備。

 

 

 

在部署的最初8天,共有17萬名部隊和超過16萬噸貨物從空運抵達沙烏地阿拉伯,超過750萬立方英呎的貨物和裝備則由海路運達。到了聯軍在1991年1月17日展開空中攻勢時,美軍已經運來大約46萬噸的彈藥、30萬件沙漠迷彩服、20萬條輪胎、以及1億五千萬份軍用即食餐(MRE),用以補給54萬名陸海空和陸戰隊的官兵。

 

 

 

帕戈尼斯中將是這一次後勤奇蹟,背後的籌劃和主導人,史瓦茲柯夫在戰爭期間授與他,他的第三枚將星,讓他擁有位在兩星師長之上的權力,得以掌握所有物資和裝備補給的狀況。他和第22陸軍戰區司令部所創造出的後勤成就,大小相當將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所有全體市民和任何可以移動的東西─全都搬到了沙烏地阿拉伯,並且提供完整的物資和人力支援。帕戈尼斯在現役和後備單位,民間技術人員,包商小組,沙烏地的承包商,以及民間雇員的協助下,完成了這項艱鉅的工程。

 

 

 

隨著沙漠之盾行動的部隊和裝備抵達戰區,以及最後得到了聯合國和國會的支持,布希總統即將就要發動沙漠風暴行動。但是首先,諾曼‧史瓦茲柯夫要說聲:「萬福瑪麗亞」(Hail Mary),這是聯軍地面作戰的策劃階段代號,雖然他不是天主教徒,但他還是唸了整篇的玫瑰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波斯灣戰爭 軍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ero Ho 的頭像
    Aero Ho

    Aero的軍事咖啡館

    Aero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