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買了一本 “ The Art of Smart Football ” / Chris B. Brown著,是一本蠻小的短篇文章集,裡面有很多觀點蠻有趣的,作者的上一本書也是。不過因為作者採取的寫作,是針對相當熟捻美式足球的讀者,所以很多人事物都採取讀者已知的角度去撰寫,但是相對來說,可以藉此知道很多美式足球的知名人物和歷史,邊看邊查,一邊記,也是相當有斬獲的。不過如果沒有用自己的話去講出來,其實很多都是看過就忘記的,為了不忘記,所以採取這樣筆記的方式寫出來。
所以作者這篇文章「Who’s laughing now?」,我採取補充改寫的方法,以自己的話去補充作者提到的觀點,所以篇幅就變得有點長。這真的是相當值得一讀的文章,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有趣的小故事。
大家都因為西雅圖海鷹的崛起,才注意到Pete Carroll這位總教練的名字,現在他是個超級盃冠軍等級的名教頭,但是在二十年前,Carroll的名字在NFL曾經是個失敗的象徵。1994年,Carroll生涯第一次出任NFL總教練的職位,還是頗負盛名的紐約噴射機隊,但是在6勝10敗以後的第一個球季後,他就遭到噴射機隊的開除。
雖然6勝10敗的成績,以才剛上任一年的總教練來說,並不算非常差勁,但這不只是戰績的問題,而是下半季的球隊大崩盤太過難看。1994年的噴射機在上半季先拿到6勝5敗,還不算太難看,從week13對戰邁阿密海豚,那場惡夢般收尾的比賽開始,噴射機隊一連吞下5連敗結束賽季,球員和教練之間士氣低落,這幾場比賽的表現甚至可說是乏善可陳。
那場比賽的崩盤其實是NFL史上最著名的一次逆轉勝利,在第三節最後30秒,噴射機隊以24–6遙遙領先海豚隊,當時海豚隊的著名四分衛Dan Marino(日後的名人堂球員)在該節最後一波進攻中的一次交鋒,假裝用手勢暗示隊友要準備spike暫停時間,但是最後一刻他突然改變動作,Marino將球猛一傳給達陣區內的Mark Ingram,在第三節結束前完成一次精彩的接球達陣。接著第四節海豚隊醫連攻下14分,噴射機隊則一分都沒得到,最後海豚隊以28–24逆轉勝利。那場比賽最後的畫面是Carroll毫無表情地盯著在球場上慶祝的海豚隊與Dan Marino,看起來一點都不像現在對比賽充滿熱情的他,展現出一股跟球隊之間的疏離冷漠感。
比賽精華影片、該play在5:10左右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sR0M_rNVA
之後的兩個球季,1995~1996年球季,他先是擔任過舊金山49人隊的防守組教練,在這之後他得到另外一次出任總教練的機會,這次是進入當時進入盛世的新英格蘭愛國者隊體系,這次他在被愛國者隊炒掉之前撐了三個球季。這時候Carroll看似走到美式足球生涯的尾聲,執教成績不佳,拿不出好成績,被三支球隊炒掉,他在2000年球季大部分時間並沒有花在球場上,而是轉而進入媒體業,寫專欄文章,做媒體顧問之類的,看似他的執教生涯已經結束了,但是在2000年的12月15日,Carroll神奇地被南加大的特洛伊人隊(USC Trojans)聘為總教練。
其實Carroll被USC選上的過程,是個偶然的命運安排,當時USC的體育總監Mike Garrett一開始並不是要聘用Carroll的,他甚至是連續三個人選都有各自的理由無法出任後,不得已的第四人選。USC在2000年決定炒掉總教練Paul Hackett,展開為期18天的人才尋找,而Carroll已經有超過一年沒有在任何美式足球隊執教,自1983年以來也沒有擔任過NCAA球隊的教練經驗,因此一開始他是個不被優先考慮的人選。
USC一開始先與Oregon State的教練之一,Dennis Erickson接觸,但他最後與Oregon Beavers續約一年;接著,另外一位該球隊的教練Mike Bellotti也同時延長了合約。USC之後轉向當時NFL聖地牙哥電光人隊的總教練,Mike Riley,他在1993~1996年曾經擔任過USC的助理教練,但是當時NFL還是球季中,因此他無法離開球隊,而且也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因此USC只能轉而向當時的第四順位人選,Pete Carroll招手。
在Carroll來到USC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好像蛻變成另外一個人,他開始贏球了,而且是超進度般累積勝場數。他在USC的九年期間(2001~2009),總戰績是97勝19敗,勝率是.836,而且在2004年球季締造了13場全勝紀錄,這和之前Carroll在NFL時期的不如意時期,真的是帶領他走過低潮的一段時期。到2016年球季為止,他在西雅圖海鷹隊的總戰績是70勝,41敗,從2012年以來年年都打入季後賽,兩次挑戰超級盃,並拿到過海鷹隊隊史上第一座冠軍。
執教(Coaching)是一門相當困難的專業領域,並不是任何一個光具有經驗的人就可以擔任的,如何挖掘出專屬自己的風格哲學,而且可以在實戰中取得勝利,其中牽涉的層面廣泛,因此一位能贏球的教練在職業運動界,有時候是比球員更難尋的人才,這點可以從NFL和NCAA教練如火箭般上昇的年薪看出,但是失敗也是這領域的家常便飯。出任一位球隊的總教練,意味著如果沒有在一定的時間內獲得實績,那麼最終一定會被炒掉,或者只要戰績遇到瓶頸,就會被炒掉,之後差不多也等於教練生涯告終。Pete Carroll的東山再起,是特少數的例子,能夠從多次失敗收場的局面中,再次得到機會,並得到超乎眾人期待的實績,這不管在哪一項職業運動中都是少數的存在的成功,但這絕非靠著運氣,一位成功的總教練,必定能夠從失敗的泥沼中掏出黃金,然後做出實際的改變,Carroll在這方面顯然是下足苦功。
關於Carroll的贏球方式,有很大的部分是因為不管在USC還是海鷹隊,他帶領的球隊必定在防守方面非常傑出,而且都是個人特色鮮明的防守風格,這是他在教練生涯早期學到的第一課。Carroll在USC時期曾經說過:「要在防守上取得成功,必定需要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哲學。如果對自己的球隊哲學沒有一個清楚的藍圖,那麼很快就會陷入失敗的泥濘中。即便贏球,也只是純然的運氣」。
第47屆的超級盃,Carroll帶領的是之前尚未打出實績的年輕海鷹隊,陣中的球員很多還只是當年剛成名,他並不是靠著之前球隊累積的勝利資產才獲得勝利,也絕非運氣。在他的帶領下,海鷹隊靠著團隊的合作搏鬥,接接實實,拳拳到肉地壓倒了當年Peyton Manning時期的野馬隊,這是一支與2000年巴爾的摩烏鴉隊同等級的防守組,而兩年後,2015年的野馬隊也靠著驚人的防守組拿下超級盃冠軍。防守哲學的重要性,在現在的NFL已經是不言可喻,而海鷹的防守哲學其實相當樸實簡單,Carroll在舊派的傳統防守佈局中建構出新的格局。
在大學畢業後,Carroll在舊金山灣區花了一年的時間擔任屋頂材料的業務,在1974年他從自己的母校,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得到第一份美式足球的工作,是畢業助理的職位。1977年,他在積極努力之下,進入了對他生涯初期極為重要的University of Arkansas,在大學美式足球名人堂級教練Lou Holtz,以及著名的防守組教練Monte Kiffin下繼續擔任畢業助理。Carroll在日後稱這份工作是”在他身上發生過最好的事情”。
Lou Holtz:大學美式足球的名人堂級教練,從1969年~1996年帶領過六支大學美式足球隊,生涯累積249勝132敗7合局,1998年帶領Norte Dame贏得Fiesta Bowl而贏得全國冠軍,Holtz是目前唯一一位帶領過六支不同的球隊打進過盃級賽事的總教練,而且也是唯一ㄧ位主導過四支球隊計畫最後都達到Top 20的總教練,他曾經在1976年短暫擔任過NFL噴射機隊的總教練,但很快又回到大學美式足球的舞台。2008年他獲頒進入大學美式足球的名人堂陣容。
Monte Kiffin:著名的“Tampa Cover 2 ”防守的創始人,他是當代美式足球界中名聲最顯赫的防守組教練之一,構想出很多對當代美式足球(不管是大學或NFL)深具影響力的戰術陣型。在NFL也是相當有名氣的防守教練,在1996~2008年把坦帕灣海盜的防守組建立起來,在2003年海盜隊拿到隊史上第一次超級盃冠軍,當年海盜隊的防守成績是全NFL第一。目前在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中,與他的兒子Lane Kiffin一起帶領球隊。
大部分的球隊畢業助理都單純只想爬到教練團的位子,Carroll也是,但他還有著其他目標,他想找到自己的風格。「我是少數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球隊哲學的人……Monte當時正在運作他擅長的4–3 Under陣形,這是我第一次向已經有明確風格的人學習,而且感覺自己能夠抓到些什麼。之後我開始以防守起家建立自己的風」。
在此簡單介紹一下所謂的4–3 Under,這是一種廣為使用的經典防守陣型,由四位防守線鋒,與三位線衛組成前線(因此簡稱4–3),而後防則是部署四位後衛。之所以叫Under,是因為防守線鋒不會去防守strong side,而位於strong side的線衛則會往前站上防守前線,通常位於對方邊鋒的右側,由他直接與對方的邊鋒對決。日後Kiffin前往Tony Dungy執教的坦帕灣海盜擔任防守組教練,海盜隊當時聞名的防守組即使用的這個陣型,而4–3 Under在現在的NFL依然被使用著。
不過Carroll並不是以這個防守陣型為他個人的招牌,他並不是師承Monte Kiffin的防守哲學,他只是把這個防守系統當成一個信念般吸收看待。他個人也是運作4–3,但他認為4–3 Under有些部分需要改進和修正,”我個人從1977年就是這套防守系統為主,這是我從他(Kifffin)那邊學到的基礎”,Carroll這般解釋。”我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運用了這系統的各種變體,我花了整個教練生涯在學習這套系統的原理,以及它的精髓”,而其中最關鍵的原理其實是很簡單的:「要有侵略性。」(be aggressive)。
防守要有侵略性,關鍵其實很簡單,在3–4防守也是,就是”one gapping”,以單空隙為主要防守原則,”空隙,gap”是指進攻線鋒們在站位時,彼此之間的空間距離,”run fits”是教練之間的行話,指的是一支隊伍如何處理這些空擋的方式,對防守球員而言,這些空隙是他們要進攻對方四分衛的”通道”,也是及對方的跑衛的”突破口”。
前坦帕灣海盜,印城小馬的名教練Tony Dungy(他的著名防守陣型即是4–3 Under guru)在一場對教練們的講座,曾經這麼問過:「你想要一支單空隙或雙空隙的防守組?」
在近二十年來,NFL防守教練非常需要一個平衡單空隙和雙空隙的方法,根據Dungy的說法:「這是簡單的數學問題,你有八個空隙要處理,但是你只有七位防守前線球員,你要怎麼處理?」單空隙為主的防守佈陣,顧名思義就是每個防守球員都只負責單一空隙的攻擊和控制(防止對方從這個空隙跑陣突破),簡單而有效,但相對地需要更多前線的防守球員,後場防守可能會少掉一個人力。
相對地,雙空隙防守是指一位個防守球員需要看守他左右兩邊的空隙,但如何做到?答案是他必須控制住站在這兩個空隙之間的阻擋者,單空隙防守攻擊空隙,而雙空隙防守則攻擊對方球員。
Carroll,和Tony Dungy一樣,不喜歡雙空隙防守,而鍾情於單空隙防守。他們都認為問題不在於表面的部分,理論上來說,一位防守球員可以塞住兩個空隙,看起來是很划算的,但是凡事必定要付出代價,當一位球員太常一次負責兩個空擋時,因為要注意的任務變多了,因此那位防守球員變得更籌措不前,因為他必須花更多時間去判讀對方的動態,才能做出反應(因為他一個判斷失誤,可能就是對方的成功跑陣或傳球),反而會讓球員變得被動而可以預測,因此就沒辦法達到擾亂對方進攻的目的。
在USC時期,Carroll就充分瞭解並運用這個原理,他在一次教練講座上解釋:「當你讓一位防守球員一次只負責一個空隙,然後告訴他,只要控制好這個空隙就好,他在球場上就可以變得非常積極主動。」
他曾經說過:「我們想要一支有攻擊性,有侵略性的球隊!我們不想要保持被動,像雙空隙防守常看到的那樣,等待然後看著對方怎麼出招,再去反應」,這句話可以做為他自己的球隊哲學座右銘。當然Dungy說過的數學問題還是存在的,七個人是無法處理八個空隙的,而Dungy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讓一位安全衛加入前線防守。「我們給每個人一個空隙去防守,抽調後防的一位安全衛,以第八個人的身份加入前線,我們使用的這套方法已經將近二十年沒有變過了。」
而如果你看著Carroll帶領的西雅圖海鷹,你可以看到之前Dungy的戰術影子:有侵略性的單空隙防守,一位安全衛加入前線防守邊鋒或跑陣,而前線七人則是典型的4–3 Under front,但是海鷹隊和當年的坦帕灣海盜卻是截然不同的防守球隊,Carroll在後來的執教生涯中,慢慢發現後防的重要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