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1721_1101259439900989_1311707858640447146_o  

波斯灣戰爭(五):沙漠風暴行動的序曲與以色列

沙漠風暴行動(Operation Desert Storm)是為了多國聯軍為奪回科威特,在對伊拉克軍展開地面作戰前,先行展開空中打擊序列行動。整個行動主要有三個戰略目標,第一個目標是摧毀伊拉克空軍和防空部隊的所有戰力。第二個戰略目標是摧毀伊拉克軍的指揮總部以及整個通訊聯絡系統,包括巴格達的各大軍事相關機關,由於海珊採取微觀式的指揮方式統御軍隊,也就是把權限集中在自己和少數親信身上,不同於分工細緻的現代軍隊,因為海珊為了堤防軍隊叛變,因此把所有指揮權都覽在自己人身上,也造成指揮系統獨裁僵化,因此美軍判斷只要海珊本人無法親力親為,伊拉克軍就會迅速崩解,決定以摧毀海珊在巴格達的所有指揮和通訊能力。

第三個戰略目標規模也最龐大,也就是伊拉克到科威特之間的所有軍事相關單位,包括飛毛腿飛彈,所有武器研發設施,發電廠,以及所有伊拉克的海軍。大約有1/3的多國聯軍空中部隊都投入在搜索和獵殺所有在伊拉克國境內所有偽裝躲藏起來的飛毛腿飛彈。

因為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最忌諱的不是海珊和伊拉克軍,而是以色列的動向。冷戰雖然結束,但中東地區的紛爭戰亂一直是後冷戰時期中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而當時美國還在居中協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問題(雖然之後的奧斯陸協議仍然無法解決),而波斯灣的緊張情勢,美國一直很擔心以色列和其他阿拉伯國家之間新仇舊恨是否會被挑起,導致事態朝向不可預料的方向擴大。

多國聯軍中還有多個阿拉伯國家參與,其中最大的當然就是沙烏地阿拉伯,就算以色列不加入聯軍,但如果以色列自行參戰,將引發聯軍內的阿拉伯國家反對和退出,最糟糕的有可能變成阿拉伯國家因為同情伊拉克,而反過來幫助海珊對抗聯軍。

而在這期間海珊多次在國際媒體上向以色列挑釁開戰。在沙漠風暴行動前在瑞士日內瓦的戰前會談,伊拉克副總統兼外交部長Tariq Aziz被問到如果不幸必須開戰,那麼伊拉克會攻擊以色列嗎?Aziz的回答是絕對地肯定"Yes, absolutely, yes."。

因此,美國在沙漠之盾行動期間,先派遣了國務卿貝克多次與以色列政府進行條件交換會談,說服以色列不要加入多國聯軍還算容易,但要求以色列如果遭到攻擊不要進行反擊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以色列政府也非常聰明,知道趁美國和北約必須有求於他們的時候,提出諸多條件作為交換。

在海珊領導下的伊拉克一直是以色列心頭大患,海珊打從上台就一直以除掉以色列作為號召進行攏絡其他中東國家的口號,一直不放棄要藉著除掉以色列以成為中東盟主的野心。除了有龐大的軍隊外,還有當時中東國家中除以色列外最強大的空軍和飛彈部隊,之前有企圖發展核武。以色列在1981年,還因此發動了以空中打擊炸毀伊拉克核反應爐的『歌劇作戰(Operation Opra)』,並派出諜報單位莫薩特暗殺受伊拉克聘請的法藉科學家,在當時是相當轟動的事件。而從此伊拉克再也沒有經濟餘力發展核武,也因此海珊與以色列之間的恩怨又更深了。

美國為了讓以色列無論如何不要參戰,不但出借當時最先進的MM1-104愛國者(Pac-2)給以色列防護國境各地區。更最重要的是,答應多國聯軍必須投入大量的空中戰力和特種部隊在伊拉克境內『獵殺飛毛腿飛彈』作為條件交換。而在整場戰爭期間,國務卿貝克全程坐鎮在以色列國防部,以防事態惡化,而雖然伊拉克軍在戰爭期間不斷朝以色列發射飛毛腿飛彈,但以色列政府卻非常地自制,全程以旁觀者的姿態應對戰爭,最後以色列不但不發一兵一卒,就借多國聯軍之手消滅了伊拉克的實質軍力,還贏得了國際盟友的信賴與掌聲,可以說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贏家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ero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