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8_224610.jpg


我很少看韓國片,可能是對韓劇有不佳的觀點,也久聞(殺人回憶)這部神作很久了,不過一直沒有想到去租來看,最近開始注意坎城影展,看過很多最近幾 年的坎城入圍名單後,發覺原來韓國有這麼多厲害的導演跟演員,才發覺這個國家的創造力之豐沛(有空再寫寫坎城影展的心得),如已經當過坎城評審的李滄東, 今年以(詩)拿到最佳原創劇本,而朴贊郁的(原罪犯)也是近年的強作之一,而 奉俊昊今年初推出新作(非常母親),再度得到韓國及海外各大影評人的好評,讓我不得不對韓國擁有這麼多驚人功 力的導演感到十分羨慕,拿台灣拍十部爛偶像劇的成本來拍台灣的(殺人回憶)多好,台灣八點檔戲劇其實有很多老牌演員(年輕一輩就算了)有著不錯的演技,偶 爾會幻想這些老演技的八點檔演員搭配一位媲美奉俊昊或李滄東的導演來合作一片擁有台灣風土民情和社會批判的(殺人回憶)多好,但綜觀台灣近年影壇,我個人 覺得也只有戴立忍有這等功力。話題扯遠了,話說回來,(殺人回憶)真的讓我大開眼戒,這片絕對是近年來亞洲地區的最佳影片之一,甚至可以幹掉一整票好萊塢 的二流驚悚片,近年亞洲地區最佳導演的名單一定要有奉俊昊的名字在上面。


本片看起來像是警匪緝兇片,但實際品味後,可以發現奉俊昊的企圖跟格局之大,一個警察緝兇的大綱,可以發展出這麼多,又這麼成熟的面相,有著深度的 社會批判和人權,司法上的質疑和探討,奉俊昊的企圖心和分鏡,腳本上的成熟度已經超越很多亞洲二流導演的格局。(殺人回憶)是藉著一起80年代發生在鄉下 小鎮上的連續姦殺案為主軸,來探討韓國警察在80年代的辦案方式,以及80年代的韓國政治,社會風氣,間接深刻地影響偵辦一起殺人案的狀況,從這個為切入 點來直指司法,人權,辦案這三方面上,這三方面看似各自獨立,但是事實上卻是環環相扣,藉由一起殘忍到令人髮指,可以讓觀眾都為之憤怒的連續姦殺案,先讓 觀眾融入對於案件本身的關心,進而進入80年代鄉下小鎮的韓國。本片事實上有三個人為辦案小組,一個是在當地土生土長的朴度文(宋康昊飾),另外一名也是 土生土長且受當時韓國社會氣氛影響甚深的鄒勇久,最後一名是從漢城(現在的首爾)調來的徐泰潤(金相慶飾),前兩位警官是以直覺辦案朴度文為主,搭配相信 科學理性辦案的徐泰潤來偵查這起案件,兩位個性不同,風格不同,講話方式不同,學識和知識也相差甚多的警官在辦著這起兇殘到令人髮指的連續殺人案時,其中 所見,所聞,所觸,以及他們對於所相信的事物逐漸產生不同的看法,性格上的轉變,都是本片探討的重點。

 

01300000242726124322157617702_s.jpg 01300000332400124321642187185_s.jpg

而不得不提的是,80年代的韓國,和我們現在在媒體上看到的韓國是兩個不同面貌(就像台灣也有過白色恐怖和228,雖然我覺得現在又在走回頭路 了),韓國也有過白色恐怖的時期。在此簡單地描述一下當時的社會氛圍,當1951年7月10日,韓戰宣告告一段落,劃分南北韓北緯38度線為(朝鮮半島非 軍事區),並簽訂(朝鮮半島停戰協定)後,曾經當過日本滿州國中尉,於韓戰時期擔任過少將,第2軍副司令,並成為警備京畿地區的第六管區司令官的朴正熙在 1961年5月16日發動政變取得政權,廢除民選制度和民選政府,成立一個類似獨裁政權的國家再建委員會,而他擔任副議長,卻是握有最大權力者,後受迫於 美國壓力而再次開放民選制度,但之後他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連續擔任5~9任的總統,1972年10月17日,他甚至宣佈解散國會,開始戒嚴狀態,韓國在 朴正熙獨裁的這段期間,是處於威嚴政府壓制的狀態,朴正熙在這段期間極力壓制韓國民主化的發展,朴正熙甚至無所不用其極,修改舊憲法為他所稱的(維新憲 法),並在韓國第8屆總統選舉中,操弄政治手段讓整場選舉只有他一個人能夠參選,最後當然由他一個人當選,連續當了五任總統。雖然朴正熙在任期間,帶動韓 國經濟成長,GDP逐漸超越北韓,但此外他猶如台灣的國民黨政權般實施,擴大情報單位,極大壓制,甚至禁止民間的民主化運動和抗議示威活動,違反者一律採 取嚴刑峻法對待,,警政和情報機關可以隨意對他們認為有嫌疑或是和政府持反對意見進行逮捕,拷問和私刑,甚至私下處決,也不會有人追問,讓這段期間的韓國 猶如經歷台灣的白色恐怖般駭人,韓國人民在朴正熙的淫威下,雖然工業和經濟逐漸成長,但事實上卻是社會風氣極為壓抑和保守到人人自危。直到1979年10 月26日,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暗殺朴正熙成功,4小時後,金戴圭被逮捕,而人們議論紛紛,各種陰謀論在民間發酵,最廣人知的陰謀論是美國CIA的干涉, 因為金戴圭沒有理由暗殺朴正熙,而朴正熙反美,反民主立場鮮明,美國可以基於政治因素,派遣CIA介入暗殺,民怨在朴正熙在任期間,已經累積到一個快要爆 發的程度,加上陰謀論的醞釀,讓民間對臨時就任的崔圭夏政府更加不滿,崔圭夏依國家憲法安全程序上任後,馬上宣佈擴大戒嚴,防止北韓趁機會入侵韓國。戒嚴 期間對各政府機關、重要團體和新聞機構進行嚴格的軍事管制,禁止國會以外的任何政治活動,嚴禁各種罷工、遊行示威,學校停課,實行宵禁等。陸軍總參謀長鄭 升和大將任戒嚴司令。但另一方面,先前累積的民怨已經到了爆發的程度了,一波一波的民主抗爭活動在各地接連發起,工人,學生,無產階級的抗爭運動開始席捲 全韓國。

 

intro-cdh01.jpgintro-cdh02.jpg

在此同時,12月12日,身兼國家保安機關司令的全斗煥趁著這場戒嚴混亂發動軍事政變,運用政治手段和手下的軍事力量強行拘捕並拘禁陸軍參謀總長鄭 升和,取得最高的軍事指揮權,同時因為全斗煥的霸道和蠻橫,讓先前已經被宣佈擴大戒嚴而正憤怒地發起抗爭的韓國民眾更是火大,於是抗爭行動變本加厲地進 行。隔年1980年5月17日,因為抗爭活動延燒全韓國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各地要求民主,人權和自由以及要求全面撤銷戒嚴,並強制要求全斗煥下台的聲音的 聲音,已經到不可抵擋的地步,於是獨裁的全斗煥宣佈再次擴大戒嚴規模,以軍事手段嚴格禁止了所有的政治活動、國會活動、同時拘捕任何政治界或是民間對國家 或是國家領導人的任何批判和反對意見,拘捕了金大中和金泳三等政治人物,大學也被勒令停課,軍事強制管制的程度可以說是已經到了台灣228前夕的程度,民 怨已經到了不只是憤怒可以形容的地步。特別是光州地區,光州地區在朴正熙執政期間,經濟和各方面發展一直是被忽略的地區,但此地區也是諸多韓國思想家,民 主主義人物的發源地,讓此地的抗爭的聲音,更高於其他的地區激烈程度,於是全斗煥便要求全面的軍事介入光州地區,最後演變成韓國民主歷史上最慘烈,也最值 得紀念,讓所有爭取民主自由人權的國家(特別是現在的台灣)都應該尊崇的(光州事件)。

以下是wikipeida的事件經過節錄:

20090822_8cff663ed57d755d00f4wi5o5x6ZsXxQ.jpg

5 月18日在光州,1500名學生開始示威,全斗煥派韓國軍特戰司空輸部隊展開武力鎮壓行動,傘兵自半空中尚未著地即持自動武器朝地面掃射群眾,幾十名群眾 死亡。19日封鎖光州,軍隊開始使用暴力鎮壓,脫去學生衣服,將學生倒吊等等。目睹暴行的中學生、市民也開始加入示威行列。不論小孩、孕婦、老人,都被軍 人屠殺。20日,20萬以上市民參加抗爭,幾百架公共汽車、出租汽車帶頭衝破軍隊的防線。與此同時,電臺一直沒有報導「光州事件」,市民對此十分憤怒,到 電臺縱火。軍人開始用槍、火焰噴射器鎮壓民眾。21日,30萬市民參加抗爭。光州市形成一個共同體,市民提供抗爭人士食物及日常補給,娼妓亦為傷者們捐 血,醫生、護士全力搶救傷者。光州對外的通訊被截斷。21日,一個青年站在坦克車上揮舞國旗,高呼「光州萬歲」,市民圍在一起唱國歌,可是這青年最後被軍 隊槍殺。抗爭隊伍獲得軍隊的武器,開始武裝,並佔領了全羅南道廳。

5月22日,金大中被控以煽動罪名,遭起訴,萬名軍人包圍光州。在光 州,「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組成,開始與政府談判。委員會提出繳還武器,但遭抗爭隊領導部反對。23日,開始確認死者身份。繼續討論武器收回問題。15萬 名市民召開大會,商討日後的策略。24日10萬名市民在雨中召開第二次大會。 25日5萬名市民召開第三次大會。很多人捐錢、捐血。「光州民主民眾抗爭領導部」組成,決心抗爭到最後一刻。


1258367737687.jpg

5月26日,坦克進城,市民 躺在路上阻擋坦克,可是坦克照樣壓過他們入城。抗爭隊預料軍隊將要入城,決定疏散其他人,只讓「抗爭領導部」的人留下。在200 多名留下來的人中,有10多名女孩子及60多名高中學生,因為親友被殺害而堅決留下。27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不能坐視韓國的無秩序和混亂」聲明,正式容 許韓國以軍隊鎮壓光州的抗爭者,數千名軍人開著坦克進入,瘋狂屠殺市民。28日,幾千名市民被逮捕、扣押,金大中被判死刑。

intro-cdh04.jpg

事後,全斗煥同年上任韓國總統,並嚴格禁止任何對光州事件的批評和反對意見,就像在台灣的國民黨對228事件的處理態度,一概否決和嚴禁任何形式的報導和出版,只 對外宣佈這是(大中等親共主義者主導的內亂陰謀事件),另外受害家屬在這段期間,更是遭受軍警單位的百般刁難和軟禁,嚴禁這些受害者家屬有任何想要抗議或 平反的動作,任何企圖示威或是追掉光州事件受難者的集會,都遭到軍警和情報單位的刁難,每次均有人遭到毆打和拷問,甚至是私下拘禁逼供。此外1980和 1985各有兩名工人表示對政府處理光州事件的不滿而自焚,社會瀰漫著台灣228事件後的白色恐怖氛圍,直到1987年新任總統盧泰愚致公開信給受害者家 屬,認同「光州事件應被視為民主化過程的一部份」。之後又歷經幾任總統的企圖河蟹和掩蓋事實,終於在1996年2月28日全斗煥及盧泰愚((曾協助全斗煥 鎮壓「光州事件」))等16人被起訴。8月26日法庭承認他們的「軍隊叛亂和內亂罪」及「內亂目的殺人罪」。全斗煥因「叛亂、內亂首惡罪」被判死刑,盧泰 愚則因「叛亂、內亂主要任務從事罪」被判監禁22年6 個月。至此,(光州事件)在法律上獲得了平反(這點台灣還差得遠,當初的殺人魔王,在台北還有一座廟紀念,還有一堆人把殺人魔當神拜,只能說台灣比不過韓 國是有原因的,現在的政府甚至要粉飾太平228事件,真是台灣人最大的悲哀)。越是瞭解這段歷史,就越對導演在本片投注的企圖心和精湛的說故事技巧感到佩 服,巧妙地融合了歷史背景和社會氛圍進入兇殺案偵查當中,讓一個看似單純緝兇劇本,變得更有深度和廣度,(殺人回憶)的背景就發生在1980年代的韓國, 這段時間正好是韓國處於民主革新和獨裁淘汰的青黃不接時期,白色恐怖餘威猶存,但在韓國民眾對民主和人權的強烈要求下,尊重人權和民主的力量介入以往粗蠻 辦事的警察機關,面臨新時代的考驗,新舊之間面對一起殘暴到令所有人髮指憤怒的連續姦殺案,人性的考驗,人權的考量,現代司法強調的(無罪推定原則)和白 色恐怖時代的(有罪推定原則)衝突下,(殺人回憶)會呈現出怎樣的光景呢?


picx_fmkr4035396901.jpg

朴度文在本作品中的定位是舊時代派作風的警官,他從小在小鎮長大,對小鎮的一切寥若執掌,同時也是位舊時代思維辦案的警官,他以自己的識人功力自豪 (就像很多老人家都喜歡說自己很會看人),他不懂什麼科學辦案,人權或是民主,他接受的是韓國戒嚴時期的思想培訓,他知道如何嚴刑拷問,逼供成招,他也憑 自己的直覺逮人,就像白色恐怖時代的警察和情報機關,不講求證據和理性,稍有嫌疑就逮捕,任何證據和口供都是可以假造的,以表示威權的象徵。在本作品中, 他一開始的角色並不討喜,他直覺誰有嫌疑,就逮捕誰,和鄒警官一起逼供無辜的人,而因為沒有直接證據,他乾脆自己製造假證據,弱智少年白光皓就這樣差點被 當成犯人送審。而在很多片段,我們也可以看到那個年代的警察對於科學辦案非常不講究,命案現場常常只有幾個警察在維持秩序,連封鎖線都沒有,好奇的民眾四 處穿梭,甚至一堆小孩子四處嬉鬧,看慣近代緝兇警匪片的觀眾,一定對開頭那片綠油油的稻田,看似祥和的農村景象,小孩四處奔跑嬉鬧,農夫開著莊稼車穿痠, 但誰能料想到那是命案第一現場,只有朴度文一個人前往查看,很多人看到這邊一定會這種不專業的辦案方式感到十分不滿,但這種景象就是當年戒嚴時期下,警察 機關絲毫不重視理性辦案的結果,警察只知道怎麼逮人,不知道怎麼用方法辦案,而命案地區又是鄉下小鎮,警察資源更是缺乏,因此發生讓無知的民眾和小孩四處 破壞命案的狀況,尤其當第二起命案,現場只能說是一片混亂,居然還讓農耕機把證據輾過去,十分地不專業。而朴度文逮人的原因,只是因為他覺得(有可能), 逮白光皓只是因為老婆說他每天跟著被害者,就這樣把人抓來逼供成招,在他毫無任何頭緒的情況下,他居然又聽信老婆說(乾脆去找巫師好了),而他真的迷信到 去做了,還去命案現場搞那一套,誤打誤撞地抓了第二個嫌犯,而這個人只是跑到命案現場自慰就被當成嫌犯,照樣被逼供成招。而在漢城來的徐泰潤,用理性分析 逐一過濾犯人,以及當時正值韓國的民主人權意識覺醒,外界對他們這種威權時代的作法感到憤怒而紛紛前去抗議,新聞記者也緊追不捨地猛打他們這種自以為是的 辦案方式,而局長備受壓力的情況,也再三告誡朴度文等人不要再逼共犯人,朴度文顯得越來越消沉,他原本堅信不疑的舊時代那一套,在理性的分析和社會輿論的 壓力逐漸崩潰,他開始轉變,他變得越來越沮喪無力。

picx_fmkr4035396905.jpg

而在案情越辦越後面,他們逮到朴賢泰這位關鍵的嫌犯,他們靠著理性分析和證據找到了朴賢泰,他逐漸轉變了,當他們在審問朴賢泰的時候,他反而不再像以前那樣搞 逼供成招那套,這次他反而專心地跟著徐泰潤審問朴賢泰,這時反而是徐泰潤比較激動,最後出手打人又是以往扮演黑臉的按奈不住的鄒警官,也因 為這樣,讓局長氣得發火,因為局長已經受到外界輿論的壓力。而在他和徐泰潤兩人皆心灰意冷的時候,他聽到徐泰潤因為苦於證據履遭挫折而說出:(他 媽的,我們不需要任何目擊者,有口供就行了,只要把那個畜生打扁就有了) ,他反而很冷靜地說:(你變了),不只是徐泰潤變了,朴度文也變了,他變得 越來越像徐泰潤,當他看到自己堅信的威權時代的那一套逐漸在他面前因為理性現實而崩解,他反而越來越相信證據和理性。老婆帶著營養針前去幫他打針的那段場 景,配著農村風情的小河,他手掛點滴,兩個人默默地在河邊沉思,老婆告訴他不要再當警察了,他也失去了片頭他對警察這 份的熱誠和自信,他變得沈默不語,眼神失去以往的風采。而在最後關頭,原本立場分明的兩個人反而立場突然反轉過來,徐泰潤因為自己認識的女學生慘遭殺害, 這最後一起命案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徐泰潤宛如片頭的朴度文,把理性和現實分析拋在腦後,徐泰潤要執行他自己的私刑,這時候反而是一開始完全不甩 理性和證據的朴度文拿著最關鍵的證據(美國送來的DNA檢定)來給徐泰潤,而當所有希望在徐泰潤眼前崩潰,亟欲執行私刑於朴賢泰身上,反而是被一向不信奉理性, 以逼供成招的朴度文阻止徐泰潤,兩人立場至此180度翻轉,彷彿朴度文現在是徐泰潤,而最後他自豪的識人功力至此已經完全崩潰,他眼神渙 散,眼神中充滿絕望與無奈地的看著朴賢泰遠去。朴度文可說是舊時代思維的人,經過現實無情的考驗,讓他以往所相信的事物徹底改變為新時代理性思考的成功範例, 但在最後,這起命案的無懈可擊,以及現場證據大都遭到破壞的情況下,這起無解命案,讓他不再相信熱血和正義,就算他後來改變了立場相信理性思考,但現實無 情,卻是不論新舊思維都無人能解開這起命案,殘酷的事實讓他不再相信警察神聖的角色,於是他選擇默默淡淡出警察的舞台,告別這個讓他曾經引以為傲,最後飽 受挫折,一敗塗地的傷心地。而最後當他看到那塊綠油油的稻田,情不自禁地走下車再度回到案發現場的排水溝一探,這時一位女童不經意的幾句話,當場深深觸動 了他內心深處最深層的回憶,他一臉徬徨,對女童的話感到不可置信,看似似乎又讓朴度文跌入當年慘痛的回憶。

 picx_fmkr4035396902.jpg

漢城來的徐泰潤的定位則是新時代思維,堅信理性和證據的新時代警官,他擅長理性且有條理的思考,這起案件自從有徐泰潤的加入後,呈現出不一樣的走 向,從一開始屈打成招的逼供,轉為重視證據和思考的近現代辦案,他先是憑藉分析和觀察,讓弱智白光浩得以釋放,之後又藉著資料分析出還有第三名受害者,他 對局長說的那句話,可以說是他的座右銘:(資料是不會說謊的),而真的也給他找出第三名受害者的屍體。而打從一開始就和朴度文鬧得不愉快,一開始就被朴度 文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威權時代辦案法給莫名痛扁一頓,之後在很多辦案方向又讓朴度文連連出糗,讓朴度文一開始對他是十分不滿,又常常在很多場合給朴度文難 堪,甚至不給他面子,兩人甚至在卡拉OK,一言不合就打起來,顯示新舊思維在一件事情的看法上有多麼顯著的不同。他同時也是個一絲不苟的人,對於組員關玉 貴提出的(寫下雨天播某首冷門歌名信片給電台)的線索,堅信不疑,只要有任何可疑的線索,他都會循線追查到底。最後依照他連小地方都不放過的思維,根據學 生和第二名無辜被逮的趙秉順提供的學校廁所的謠言,循序漸進找到學校附近的另一名逃過兇手魔掌的受害者,得到(兇手手很光滑)的線索,最後再依照電台明信 片鎖定了朴賢泰,朴賢泰不同於其他會屈服於拷打的無辜 嫌犯,他冷靜沉著,讓朴度文和徐泰潤兩人都陷入膠著,最後只能指望死者衣物上流下的精液的DNA來當作可以起訴的證據,而韓國目前又沒有這 種技術,只能送交美國代辦,也顯示了韓國雖然正在轉型,但是很多方面還正在起步階段而已。而徐泰潤隨著一直無法掌握有決定性證據而越來越緊張,他只能根據 三個看似薄弱的證據(電台明信片),(不在場證明的模糊以對),(手很光滑)來鎖定朴賢泰,而這個關頭就算是思考細膩的徐泰潤也越來越焦躁,劇情進行到這個地 方,可以看出徐泰潤對於案情是越來越沒有自信,甚至當偵訊朴賢泰遭到挫折,他似乎變了個人似地對朴度文說:(他媽的,我們不需要任何目 擊者,有口供就行了,只要把那個畜生打扁就有了),連朴度文都很驚訝他的轉變,顯示事情已經讓人沮喪到連徐泰潤本來的信念都逐漸瓦解。越是後面,我們越可 以發現徐泰潤的焦慮和憤怒逐漸顯示在臉上,當他和朴度文在質問白光浩,兇手是不是朴賢泰,他看起來比朴度文更激動,情緒激動連照片拿到遮住半邊臉了,而剛好引 起白光浩對童年火燒的記憶,讓他失控跑了,最後釀成悲劇,唯一的目擊者也死了,他抓到的另一條線索也因此消失,當現實狠狠挫敗了徐泰潤的理性,他逐漸被憤 怒的心魔掌控,連局長都說他看起來整個心煩氣噪,他二十四小時地跟蹤朴賢泰,而他居然在最後受害者遇害的那天晚上,跟丟了朴賢泰,但那隻美國的公 文不知道何時才會來,而接下來不知道又有幾個人要受害。最後,當徐泰潤看到那名他認識的女學生因此而死,他被憤怒心魔徹底控制了他的心,把朴賢泰拖出來痛毆的時候,並欲執行私刑 的時候,他之前理性的模樣完全不復存在,宛然成為被憤怒支配,他之前最討厭的的威權時代的警察,和朴度文的形象完全翻轉,最後反而是朴度文 在阻止他,奉俊昊導演在處理最後那幕震撼人心的衝突,可說是下了很大的苦心,當徐泰潤看到美國公文居然是不符合朴賢泰的DNA,完全是陷入絕望的失神 狀態,最後欲抄起手槍自行槍決朴賢泰那幕真是看得我心臟噗通噗通跳,而最後身受重傷的朴賢泰淡淡走入火車隧道的陰影中,隧道 口的兩人,無語問蒼天的那副神情,可說是看得觀眾心都痛了吧。當殘酷的現實,完全擊垮徐泰潤的信念,當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被徹底毀滅,兇手最後故意選在無 雨的天氣犯案,擺明知道警方掌握了多少線索,故意為知,又把受害女學生的餐具,文具依續擺開,最後又用殘忍的方式使用這些物品,宛如在嘲笑警方的無能,當 徐泰潤僅存的理性完全被擊垮,剩下來的只有徹底的憤怒和仇恨,導演宛如把觀眾也拉進來這場憤怒和理性角逐的內心戰鬥,事實上,徐泰潤也知道自己掌握的線索 是多麼微小,(電台明信片),(不在場證明的模糊以對),(手很光滑)這三者是如何地薄弱,依靠理性判斷,光靠這三者,誰都無法成為嫌犯,可以說 完全無法確定朴 賢泰的嫌疑,所以最後只好放他走,依靠美國的DNA鑑定,,但是當徐泰潤已經被憤怒支配,他也成為了朴度文,也變成只依靠(本能)和 (直覺)判定犯人的威權時代警察,搭得上邊的人都是兇手,徐泰潤從理性轉變為直覺判斷的過程,又是多麼地諷刺,但這也是本片高招的地方,當人依靠理性的時 候,(無罪推定)是最高原則,但是當人已經失去理性,被憤怒和仇恨支配,依靠直覺行事的時候,(有罪推定)反而成了最高原則,這也是徐泰潤內心轉變,最真 實的寫照。

picx_fmkr4035396910.jpg

此外,鄒勇久警官在本片中的角色定位是朴度文的搭檔兼黑臉打手,他和朴度文是兩人一組行動,在偵 訊犯人的時候,朴度文扮演的是和善的白臉,他扮演的是施暴的黑臉。他依靠直覺行事,凡是先打了再說,不講就打到講為止,他是片中另一個象徵舊時代威權的角 色,在台灣,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以前白色恐怖時代,警察逼供都是用電話簿隔著打人,這樣才不會留下傷口,而鄒勇久則是穿著軍靴包著布來踹人,這樣也才不會 留下傷口。他視朴度文為老大,他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在偵訊白光浩和因為自慰而遭到懷疑趙秉順的時候,他可以說是打到兩人慘兮兮。片中,他實際有表現的橋 段都是扁人,片中有一幕他在鎮壓民眾示威抗議,他同樣是以暴力鎮壓當作手段。他是舊時代威權的信奉者,他只知道依靠拳頭辦案,他不懂也不知道時代已經慢慢 轉變,以前那套現在已經行不通了,相較於朴度文,他一直都無法理解自己到底哪裡作錯了,每個被他修理過的人,都對他唸唸在心,最明顯的就是白光浩,白光浩 一看到他,就像看到惡鬼一樣懼怕。而因為當時韓國民主人權正在崛起,所以社會輿論特別關切警察是否動用私刑,從片中可以看到很多媒體報導警察刑求嫌犯的新 聞,記者也追這條兇殺案的同時,更關心警察是否動用私刑。局長自己也明白~外面那些記者不是要問案情進度,是在關切是否有人動用私刑,於是局長再三告誡鄒 勇久,不要打嫌犯,但他是直腸子的警察,他只知道拷打成招,最後面對朴賢泰,他更是耐不住性子地一腳踢過去,讓偵訊被迫中斷,局長事後更是大發雷霆對他又踹又罵,並讓他 以後不得進入偵訊室。但是他始終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奉行這麼久的原則和方法,突然不能再用了,於是他苦悶地跑去喝悶酒,最後憤怒一股腦地發洩在 民眾身上,而白光浩的那一擊可以說是對鄒勇久的暴行進行的直覺反擊,最後他因為破傷風被迫截掉他以往踹人的那隻腳,鏡頭照到他的包著布的軍靴,看起來又是 多麼諷刺和悲哀,鄒勇久可以說,象徵是舊時代轉換新時代間,無法調適遭受挫敗的那一群,即使他對警察很自豪,但時代的無情依舊把代價刻在他身上。

1283770590.jpg

朴賢泰是另一位值得一題的角色,當徐 泰潤和朴度文找到他的時候,他看起來冷靜又斯文,加上沉著的態度,真的會讓人以以為他就是兇手。他不像前面兩位嫌犯一樣會被拷打屈服,他非 常冷靜的回答徐泰潤的偵訊,即使出現了(不在場證明的模糊以對)的,他依然不以為然,反嗆一句:(外面連小孩都知道你們拷打無辜的人),他就像很多新時代 的知識份子,不屈服於威權的壓迫,他瞭解自己的優勢和權利,他不但不屈服,反而很冷靜地擊破徐泰潤薄弱的證據,雖然那三樣證據本來就不怎麼可靠,但他沉著 的態度,像是在對威權體制發出挑戰,在新舊時代的轉變之間,朴賢泰是瞭解時代趨勢以及輿論走向的人,不論他是不是兇手,他對自己的人權,以及對威權的唾棄可說是 留給觀眾很深的印象。最後當他被徐泰潤拖到鐵軌旁痛打,面對指在自己面前的槍口,他反而很冷靜地嗆回去:(沒錯~那些女人都是我殺的,全部都是我殺的,這 就是你想聽的不是嗎?)這句話一度讓徐泰潤無法下手,因為正好切入他的要害:(他在證據上站不腳),而最後他默默走入火車隧道的背影,就像 是在嘲笑那兩位徐泰潤和朴度文的無能和無知,究竟他是不是兇手,我想也沒人能確定,因為在(有罪推定)的原則上,他的確可以是兇手,但其他每個人也同樣有 嫌疑,但是回到理性的(無罪推定)上,他完全是可以全身而退的,在我們依照以往看一般緝兇的電視劇或電影,當我們很自然認定誰是兇手的時候,劇情都會依照我們的期待 給予一個真正的兇手,但現實中,當我們以以往看電影的態度來看朴賢泰,他就是兇手,但最後事情的發展卻是不如我們所料想,就像導演間接給觀眾上了一 課,當你(直覺)認為某人就是兇手的時候,我們也變得很像朴度文,和最後徐泰潤,那幾張被火車輾過的公文和朴賢泰默默走入黑暗的背景,是隱約在給 觀眾內心的(主觀認定)一擊重拳。

03.jpg

不得不提的是,那個強而有力的結尾,很多人都希望緝 凶片一定要抓到兇手,但現實中,我們真的能掌握如此多有決定性的證據嗎?但在威權時代,(直覺)就是證據,(嫌疑)就是定罪,不難想像白色恐怖時代有多少 冤獄和冤死的人,隧道口那兩個無語問蒼天的人,就像是在嘲笑那些自以為是,有罪推定的國家暴力和盲目的我們。當物換星移,從1986年到了2003年,朴 度文已經轉行成功,成了某個公司的業務經理之類的,而在他心中,那起殘忍人道的連續姦殺案,最後以那種方式結束,始終在他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陰影,於是當 他經過當初那片綠油油的稻田,他情不自禁再次看看當初他發現第一名受害者遺體的排水溝,旁邊沒有了當年吵鬧的小孩子,也沒有開著農耕機的報案農夫,依然存 在的只有那片依然翠綠的稻田,鏡頭再度轉到他要再度探頭下去,那種寧靜和沈重,可以說是看得人心臟都快跳出來了,深怕裡面會再出現什麼,而這裡的運鏡也是 非常高超,由像片頭一樣的緩緩拉遠,好像在考驗觀眾的心臟,當年看到一具悲慘的女性屍體,而現在當然什麼都沒有,那個什麼都沒有的排水溝,在過了幾十年 後,再看過去,一樣是一片爛泥,空無一物的現場,難免讓人想到當年的殘酷場面,這裡的運鏡和調度,真的是高超又不賣弄。而最後那名女童講的話,更是震撼每 個觀眾和朴度文的內心,兇手還活著,而且也像他一樣來看看作案現場,而且對一位天真的女童說出這那種漫不經心的自白,而女童對兇手的描述更是輕鬆自在~ (他長得很平凡,嗯~就是很普通那種),聽在朴度文和我們的耳中,真的是毛骨悚然到極點,兇手對當年的犯行,如此輕描淡寫,又漫不經心地提起,好像在說什 麼小時候的糗事,如此駭人的內幕卻由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生講出來,如此不協調的畫面和內幕,讓朴度文再度沉入當年慘淡黑暗的回憶中。

3.jpg 5.jpg 

奉俊昊要傳達的是一齣大時代下的悲劇,因為當時的 辦案科技不夠發達,加上剛從威權體制轉型的社會風氣,當舊思維的人遇到新時代的辦案方式,其中的衝突和矛盾,以及現代法治社會強調的(無罪推定原則), (嫌犯的人權保障),(罪疑唯清)在舊時代的不重視,可以說是錯失了很多可能的線索,尤其看慣好萊塢警匪片和柯南,金田一的我們,看到一些(直覺)看起來 像是證據的蛛絲馬跡,就可以定一個人的罪,當我們看到朴賢泰的時候一定覺得兇手就是他,但是最後導演讓我們明白那三樣證據是如何的膚淺 和薄弱,是如何地沒有說服力,唯一具有客觀性的只有那個關鍵的(DNA鑑定),而當(DNA鑑定)被推翻的時候,徐泰潤扮演起我們內心的化身,(證據算什 麼!你就是兇手),於是惱羞成怒便抄起手槍要直接就地正好,但最後卻是被一開始就霸道的朴度文阻止,原來我們心中那條理性的門檻是如此容易被跨過,反而最 不可能被說服的人,選擇相信理性現實,看在觀眾眼裡是多麼諷刺!想想我們平時在報章媒體看到的新聞報導,當我們看到媒體這種象徵某種權力的單位告訴你(誰 是嫌犯),我們也跟著深信不疑,我們選擇相信權威間接告訴我們的,卻不願意相信某些客觀事實,徐泰潤手中對準朴賢泰的那把手槍, 就像是我們內心最盲目的一面。在台灣,就像蘇建和案,就像前總統的案件,我們寧願相信某些不客觀的說法,寧願相信某些(直覺性的證據),也不願意在內心中 保持客觀,寧願讓憤怒和本能牽著我們走,當我們在嘲笑一開始的朴度文是如此無知的時候,卻沒有想到那就是我們自己,當最後我們一致認定朴賢泰就是兇手的時候,我們都導演心中(依照直覺行事的公權力流氓)。

0f33eaea.jpg

(殺 人回憶)所要傳達的格局,可以說是近年少見的神作,開場那片綠油油的稻田,就像本片的格局一樣遼闊,傳達的是不只是追兇,法律原則的探討,韓國時代的社會 批判,以及深層人性的披露。奉俊昊可以說是亞洲電影界的奇鈸,所要傳達給觀眾的訊息是這麼客觀又真實,而也不忘留給觀眾思考和後勁十足的震撼,當我在看本 片的時候,深深被奉俊昊絕妙的手法給弄得一下子緊張,一下子被震撼到恍神,作品中很多幕的場面調度和運鏡都是很多電影中少見的高超又真實,一場追逐戲可以 拍得這麼緊湊又突然,又充滿熱血的臨場感,前後鋪陳地讓人看了是捏把冷汗,光是三個人在巷弄追一個人,可以弄得這般緊張刺激,比起好萊塢拍的一堆特效導向 的娛樂片,又是燒車子又是砸房子,這場追逐戲帶給觀眾的刺激和感受已經遠遠超越重金打造的特效了。而從死者陰道里夾出桃子,又是一絕,光是幾個人的表情, 加上凝重的氣氛,既不賣弄噁心的畫面,也沒正面拍到陰到夾出的畫面,光是一枝顫抖的鉗子前前後後,一片一片夾出水蜜桃切片,就可以看到觀眾胃抽筋加打結, 這樣高深的運鏡和調度的功力,可以說是給很多喊沒錢的導演一記重擊,光是一枝夾子和三人追一人就可以弄出千萬特效換不來的心理震撼,更別說是那個讓很多人 瞬間臉色蒼白的強勁結尾,往後幾年亞洲電影都少不了奉俊昊的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ero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